主页 > 行业资讯 >

人工智能概念股科大讯飞连续处于风口浪尖

      人工智能概念股科大讯飞近期连续处于风口浪尖上。
 
  继同传造假风波后,科大讯飞近日又陷入一场“以建设培训基地为名开发房地产”的争议中,这令科大讯飞连续两天股价大跌10%。
 
  据央视《东方时空》栏目报道,科大讯飞在安徽宣城市的观塘培训基地,名义上是培训基地,实际上是对外经营产业。并且该基地还位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央视质疑,科大讯飞是在以高科技为名换取地方政府园区类用地,进行土地储备和地皮套现。
 
  央视报道之后,科大讯飞立即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回应称,“公司成立至今,一直专注于主业,没有一分钱收入来源于房地产开发销售。”
 
  对于央视报道的后续处理情况,科大讯飞有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该中心是作为支援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招商引资项目,建设流程规范、审批手续齐全。科大讯飞对于该经济开发区位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不知情,从报道得知后,公司立刻停止该中心运营,全面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整改工作。”
 
  这家顶着“人工智能第一股”光环的公司,近期在舆论上负面缠身。另一方面,科大讯飞市值在过去一年内从超过千亿市值跌落至当前的四百多亿,也引来诸多对公司业务及前景的质疑。
 
  “我觉得任何一个时间点看在历史上都有高点和低点。但现在回调我认为也是合理的。”对于当前股价,科大讯飞CEO刘庆峰在近期接受腾讯《财约你》采访时说。
 
  公允地说,科大讯飞的市值大跌与A股市场在这段时间内整体低迷也有关系,不过这并不足以解释高达六成的跌幅。从某种程度上看,科大讯飞市值跌落可以看作是在过去一年中投资者对AI概念从过分乐观到回归理性心态的过程。实际上,科大讯飞最新的财报数据,也未能明显反映出其语音AI技术在“平台+赛道”模式下的商业变现能力。
 
  科大讯飞2018年半年报数据显示,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亿元,较上年同比增长52.68%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3亿元,同比增长21.74%。但实现扣除非经常损益后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020万元,同比下降73.39%。
 
  科大讯飞解释称,其中有1.1亿元的非经常损益收入,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补贴。这不免令外界质疑,科大讯飞仍然是一家重度依赖政府补贴的公司。
 
  不过,这份财报中也有向好的因素。即科大讯飞近年来大力拓展的C端业务(主要是智能硬件)收入占到总营收的10%以上,这项数据去年同期仅为3%左右。
 
  在C端市场,尽管今年营收已经迅速增长,但是智能音箱、翻译机等硬件产品市场规模不够大,空间有限。今年上半年,科大讯飞总裁胡郁表示,将来3年之内的目标是消费者事业群占整个讯飞销售额占比达到50%。
 
  科大讯飞的商业模式是“平台+赛道”,所谓“平台”即为全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能力,令开发者可以在讯飞的开放平台上简单便捷地使用其AI能力。赛道,则是在教育、医疗、司法等行业提供产品、服务与解决方案。
 
  一位长期跟踪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科大讯飞的主要优势在教育行业,在医疗、金融等行业还尚未建立起绝对领先的优势。“语音开放平台”想象空间巨大,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,不仅BAT有所布局,如云知声、思必驰等语音初创公司也已加入战局。财报数据显示,2018年上半年,开放平台收入占科大讯飞总营收的比重为9.7%。
 
  此外,科大讯飞还面临的一重困境,也是所有以语音为方向的AI公司所面临的共同困境——语音技术发展尚未成熟,这限制了商业落地的能力。
 
 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一次演讲中表示,语音是所有AI技术中最不成熟的。
科大讯飞概念股
 
  语音技术可分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处理。语音识别技术发展较为成熟,如科大讯飞等可以将语音识别准确率最高做到97%(在低噪、近场等限定环境中),但自然语音处理技术目前仍然发展缓慢,如李开复所说,现在AI语音技术“只能把音变成字,字变成音,但讲什么一个字不懂。”
 
  中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,语音识别技术已经成熟,但除了电子病历、法院速记等少数场景外,用户对语音识别的准确度要求不高,算法企业很难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变现。另一方面,自然语音处理有广泛应用场景,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,AI语音智能进行简单问答,很难实现基于场景的会话。
 
  “相较于视觉技术,语音技术目前确实商业落地的场景有限。”一位科大讯飞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。
 
  从千亿市值到四百亿市值,科大讯飞的市值跌落过程可以看作投资者对AI从狂热追捧到逐步冷静的一个缩影。对这家公司来说,“平台+赛道”模式未来能否获得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至少眼下面临着技术突破、市场竞争等方方面面的考验。

       转载自新浪网